海南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森林循环与树种多样性动态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Q143,S718.5

基金项目:


The Forest Cycle and Tree Species Diversity Dynamics in a Tropical Montane Rain Forest of Hainan Island ,South China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通过对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的调查 ,研究了热带山地雨林树种多样性特征随森林循环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 1 )热带山地雨林森林循环不同阶段斑块在森林景观中所占的面积比例分别是 :林隙阶段 ( G)占 38.5 0 % ,建立阶段 ( B)占 2 8.5 0 % ,成熟阶段 ( M)占 2 7.0 0 % ,衰退阶段 ( D)占 6 .0 0 %。 ( 2 )热带山地雨林中乔木树种的密度随森林循环的变化趋势是由 G→B→M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以成熟阶段达到最大 ,而到衰退阶段又趋于下降。灌木树种则表现出 G阶段斑块的密度最大 ,B阶段的最小 ,从 B到 M有所增加 ,到 D又稍有下降。 ( 3)热带山地雨林中不同高度级和不同径级的树木的密度在森林循环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增减趋势 ,其随森林循环过程呈现出的动态变化可能与不同阶段斑块内的空间、环境及物种生物学特性有关。 ( 4 )热带山地雨林中树木的平均胸径、平均高、平均胸高断面积、平均单株材积随森林循环过程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 ,其中平均胸径和平均高随森林循环的变化较为平缓 ,而平均胸高断面积和平均单株材积之变化较为陡急。 ( 5 )热带山地雨林森林循环不同阶段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不同,其中G和B阶段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值较接近,M阶段的物种丰富度达到最大,D阶段则最小。(6)热带山地雨林中,单个体树种和双个体树种在森林循环不同阶段所占的数量比例分别变化在20%~37%和10%~13%。(7)热带山地雨林森林循环的各阶段斑块内都表现出树种丰富度与树木的密度呈正相关关系,用直线方程y=ax+b(a>0,b>0)和幂函数方程y=axb(a>0,b>0)可以很好地描述这种相关关系。

    Abstract:

    Since the initiatial work by Watt in 1947, it has been recognized that plant communities are mosaic-complexes of patches with dynamic properties.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in forest ecosystems.The natural disturbance is essential to maintain the structure, dynamics and diversity of the patch dynamics in forest ecosystem. Whitmore(1989)further developed Watt's patch dynamics into the theory of forest cycle in his studies on tropical rain forests. The theory emphasizes that forest cycle driven by disturbanc...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臧润国,蒋有绪,余世孝.海南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森林循环与树种多样性动态.生态学报,2002,22(1):24~3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