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遥感景观制图 ,在确定不同人为影响发生源的显著影响范围后 ,分析了卧龙自然保护区人为活动对景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水电站、居民点和道路三种人为影响发生源中 ,水电站的修建对周围景观结构的一次性改造效果最显著 ,居民点属中等强度的持续性影响类型 ,道路的影响程度最小。人为活动使人为影响景观典型地段 ( 2 0 0 m缓冲区 )的林地覆盖率减小 1 5 %~ 4 0 % ,灌丛和裸地面积比重增加 1 5 %~ 5 0 %。在居民点和水电站周围 ,景观结构变化证明人为影响作用呈明显的梯度衰减 ,6 0 0 m半径缓冲区范围内为典型人为影响区域 ,6 0 0~ 1 2 0 0 m区间为人为影响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过渡区域 ,其余地区属自然因素控制的自然景观。与水电站和居民点相比 ,道路两侧景观结构的梯度变化特征不甚明显 ,显示出其对景观结构的影响程度小于居民点和水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