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 1 0 1 7尾鲻鱼 ( Mugil cephalus)肠道内获得寄生蠕虫 9种 ,均为常见种类 ,即复殖吸虫 ( Digeneans) 8种 ,棘头虫( Acanthodephala) 1种 ,总感染率为 2 4 .0 % ,平均感染强度 8.73 ,种群平均密度 2 .1 0 ,其中惠东拟囊腔吸虫 ( Saccocoe-lioideshuidongensis)的感染率、感染强度和平均密度最大。鲻鱼寄生蠕虫群落多样性指数为 2 .0 1 93 ,群落均匀度指标为0 .63 70。鲻鱼感染寄生蠕虫种数在 1~ 3种之间 ,优势种 1种 ,为惠东拟囊腔吸虫 ;次优势种 3种 ,分别为鲻长尾吸虫 ( E-longinus mugilus)、单睾椭囊吸虫 ( Elliptobursa singlorchis)和圆颚针鱼新棘吻虫 ( Neoechinorhynchustylosuri) ;非优势种 5种 ,分别为楔形单脏吸虫 ( H aplosplanchnuscuneatus)、长形单脏吸虫 ( H aplosplanchnuselongatus)、双睾原单脏吸虫 ( Pro-haplosplanchus diorchis)、粤东纵睾吸虫(Tandemorchis yuedongensis)和浦里单脏吸虫(Haplosplanchnus purii)。鲻鱼寄生蠕虫复合群落和组分群落在一年四季中均由9种蠕虫组成,其感染率、平均感染强度和平均密度变化各有所不同,即从夏季开始,鲻鱼寄生蠕虫总感染率和各组分群落的平均密度则逐渐增高,冬季达到一个高峰,随后逐渐下降;鲻鱼寄生蠕虫复合群落的平均密度从冬季开始逐渐下降,至秋季为最低;而圆鄂针鱼新棘吻虫的感染率的四季变化与8种吸虫的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即从春末开始增大、夏季达最大值,随后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至春初则有所下降。9种寄生蠕虫的种间协调关系经卡方值测定,呈无明显协调关系。各种寄生蠕虫的种群分布均为聚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