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欧阳志云
创刊:2023
国际标准刊号:ISSN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889/S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肖繁荣 , 梁伟 , 严鸿岳 , 曾念开 , 郝馨 , 汪继超
2024, 2(1).
摘要: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全国首批唯一地处热带且生物多样最高的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任务,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极其丰富的物种为保护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性是在生物多样性资源分布不均、受胁程度不同以及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缓解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有效手段。为有序地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推动国家公园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全国率先开展优先保护物种名录遴选工作,拟定了包含脊椎动物、植物和大型真菌在内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优先保护物种名录》。本文将总结名录的遴选方法与结果,阐明名录对国家公园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的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海南样本。
2024, 2(1).
摘要: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分别是开展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重要机构,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可以开展基于保护的科学研究、资源利用和自然教育,也可以开展基于保护、科学研究和资源利用的自然教育。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基于整合保护的自然教育,是公益性的体现,也为保护等其他功能的实现提供基础条件。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需要形成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题的自然教育的知识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文化和科学探究体系,将植物文化与科学文化、民族文化、时代精神深度融合,探索保护和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的自然教育新模式,在自然教育中有效渗透科学教育,促进受众的价值观从“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整体主义”转变,为履行昆明-蒙特利尔生物多样性框架以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化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和利用以及自然教育发挥重要作用。
2024, 2(1).
摘要:自然保护地内及其周边社区生计活动关乎生态保护成效,推动保护兼容性生计成为协同保护与发展的可行路径。针对保护兼容性生计所强调的土地的多元价值及其在保护管理下生态、文化和经济价值的实现,本研究探索开展自然保护地社区生计活动保护兼容性评价,衡量其在与保护目标的协同性和保障社区生计可持续的程度。研究在保护兼容性生计理论体系基础上,通过比较视角阐释社区生计保护兼容性的内涵,进一步整合文化生态学、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与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生计活动保护兼容性快速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生态文化、资源管理、生态影响和生计结果四个准则层、12个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武夷山和祁连山国家公园传统产业进行评价。研究表明,该体系能够在初步判断生计活动的典型特征,相对精准地识别生计活动在实现保护目标时的协同性和可持续性的优势与不足;案例研究表明国家公园社区的传统生计活动存在相对持久的文化传承、较强的生态系统韧性和较为稳定的经济惠益,但在资源管理体系实现现代与传统融合、经营主体合作共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等方面还需内力激发和外力引导。研究建议在运用快速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标保护兼容性生计总体模式开展更为精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应评价,寻求生计发展。
魏嘉欣 , 姜治国 , 杨林森 , 罗方林 , 秦远知 , 吴浩 , 徐耀粘 , 乔秀娟 , 魏新增 , 金胶胶 , 姚辉 , 余辉亮 , 杨敬元 , 江明喜
2024, 2(1).
摘要: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中亚热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完善神农架国家公园(候选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补充中国森林动态监测网络,进一步探究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和森林动态,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于2023年在湖北省神农架国家公园(候选区)官门山园区建立了一块面积为5 hm2(东西250 m, 南北200 m, 方向为正南正北)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永久监测样地。基于调查数据,对样地内DBH(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距离地面1.3m高处主干直径) ≥ 1 cm的木本植物(不含竹藤)的物种组成、基本特征、结构和空间分布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存活独立个体数为18450个,隶属于56科101属164种。其中,落叶树种118种,常绿树种46种;常见种(>10株/hm2)46个,偶见种(≥1, ≤10株/hm2)80个,稀有种(<1株/hm2)38个。常绿、落叶阔叶树种个体数占比分别为73.90%和26.10%,重要值占比分别为53.25%和46.75%,样地为典型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物区系以北温带成分为主(33个属),占总属数的32.67%;同时兼具热带成分,共30个属,占总属数的29.70%。各林层层次清晰,群落以曼青冈(Quercus oxyodon, n=5147)、巴东栎(Quercus engleriana, n=1041)、雷公鹅耳枥(Carpinus viminea, n=265)和台湾水青冈(Fagus hayatae, n=147)为主要建群种,重要值分别占总数的15.57%、6.13%、2.52%和2.19%,其胸高断面积分别占总胸高断面积(159.51m2/hm2)的15.30%、9.73%、4.42%和4.66%。川钓樟(Acer oliverianum)和多脉青冈(Quercus multinervis)为亚乔木层优势种,猫儿刺(Ilex pernyi)和细齿叶柃(Eurya nitida)为灌木层优势种。从物种径级结构来分析,动态样地内个体的平均胸径为7.05 cm,整体径级分布呈倒“J”型,DBH ≤ 5 cm的个体占优势(57.07%),群落结构稳定,物种更新良好。6个优势种均呈聚集分布,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种内聚集程度变小,趋向于随机分布;排除环境异质性后出现大尺度均匀分布。
2024, 2(1).
摘要:本文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以下简称“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手段,基于对参与旅游和未参与旅游的居民群体差异的比较分析,研究了国家公园旅游对社区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影响。研究表明:(1)神农架国家公园居民对旅游的正面影响感知明显强于负面影响感知,参与旅游的居民对正面旅游影响的感知强于后者,未参与旅游的居民对部分负面旅游影响的感知强于参与旅游的居民;(2)神农架国家公园居民对自然保护整体上均持有较为强烈的积极态度,但参与旅游的居民和未参与旅游的居民在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参与旅游的居民较之未参与旅游的居民更认同自然保护的意义,更认同神农架自然保护的必要性,更认同国家公园的自然保护功能,也更愿意遵守和支持国家公园关于自然保护的管理规定。本研究揭示了国家公园旅游对当地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积极影响,深化了我国国家公园问题研究,为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的游憩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较为突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鉴于旅游对当地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积极影响,我国在推进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在不影响保护管理目标的前提下应通过科学、适度发展旅游来争取当地居民对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和自然保护工作的支持。
2024, 2(1).
摘要:美国州立公园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肩负着自然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双重责任,是社区居民和户外爱好者体验、感受自然环境、文化景观和历史遗产的主要场所,具有游憩、徒步、野炊、露营和户外运动等多重功能。纽约州在美国历史上率先建立了州立公园体系,已有200多年历史,通过对纽约州州立公园游憩设施进行实地考察、体验调研和梳理归纳,对6类设施的建设内容进行详细阐述,提出了我国自然保护地游憩设施建设中可以借鉴的相关经验,包括建设标准、保护环境、注重功能、重视细节、展示文化等,以提供更好的访客体验和服务,创造更具价值和吸引力的场所。
主编:欧阳志云
创刊:2023
国际标准刊号:ISSN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8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