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报  2016, Vol. 36 Issue (7): 2091-2101

文章信息

苏飞, 应蓉蓉, 曾佳苗
可持续生计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生态学报, 2016, 36(7): 2091-2101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6, 36(7): 2091-2101
http://dx.doi.org/10.5846/stxb201602260331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6-02-26
可持续生计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苏飞 , 应蓉蓉, 曾佳苗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杭州 310018
摘要: 可持续生计目前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正日益发展为可持续性科学的重要研究范式之一。论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库为数据源,应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Ⅲ,采取关键词共现分析、文献共被引分析、突现词分析等方法对国际可持续生计研究现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可持续生计研究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资源及管理相关学科;瓦赫宁恩大学、中国科学院、昆士兰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博茨瓦纳大学等研究机构表现出较强的研究实力;研究人员及机构的成规模的合作网络已经形成。Scoones I、Chambers R、Conway G、Ellis F和Ostrom E等学者及其代表作品对可持续生计理论知识基础的构建及相关研究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计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一直是研究重点,交叉学科的综合集成研究将成为可持续生计研究的新热点。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    研究热点    研究前沿    可视化分析    

“可持续生计”概念最早见于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WCED)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将可持续生计概念引入行动议程,主张把稳定的生计作为消除贫困的主要目标[1]。1995年,哥本哈根社会发展世界峰会(WSSD)和北京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FWCW)进一步强调了可持续生计对于减贫政策和发展计划的重要意义[1]。随着国际实践的不断推进和对贫困问题研究的持续深入,可持续生计的观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世界银行(World Bank)、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 等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都运用可持续生计理论为贫困人口创造更多的谋生机会,使他们保持生产和消费能力。由于研究对象不同和学科背景的差异,目前形成了多种可持续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提出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以及关怀国际(CARE)的农户生计安全框架[2]

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可持续生计研究呈现出多目标、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特点,研究主题日益丰富,相关研究成果大量涌现。随着理论基础的加强和研究领域体系的完善,可持续生计研究形成了多样化的研究力量和前沿热点。准确把握可持续生计的研究进展,分析其知识演化的属性与特征,对推进该领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Ferrol-Schulte等对可持续生计分析方法在热带海岸和海洋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回顾[4];苏芳等对国外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进行了系统阐述和理论总结[5];何仁伟等对中国农户可持续生计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以及未来重点研究趋势进行了系统梳理[6];苏永伟等从失地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建立、对失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实证分析、实现失地农户生计可持续对策等方面对国内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述[7];汤青重点从脆弱性背景、生计资产、政策机构与作用过程、生计策略与生计输出4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可持续生计的研究进展[2]。已有的综述工作主要从可持续生计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历程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以传统的统计学和描述分析为主,对可持续生计领域的属性和特征的研究不足,缺乏对该领域知识演化历程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因此,本文利用计量分析以及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Ⅲ,厘清可持续生计研究的知识基础、发展脉络与合作网络,探究可持续生计研究的前沿热点与发展趋势,以期为促进可持续生计研究的长足发展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科学知识图谱,以科学知识为计量研究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用数学方程式表达科学发展规律,采用引文分析方法以及信息可视化技术,采用曲线、图谱等形式将科学发展规律绘制成二维、三维知识图谱、知识地图等图形[8]。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陈超美教授开发了基于 Java 的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 CiteSpace。其基本原理是分析信息知识单位(科学文献、科学家、关键词等)的相似性及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绘制不同类型的科学知识图谱,开创了以知识单元为分析基础的可视化学术与应用领域,把对科学前沿的知识计量和知识管理研究推进到以知识图谱与知识可视化为辅助决策手段的新阶段[8]。近年来,以CiteSpace为分析工具,依托强大的数据库如中文CSSCI和Web of science(WOS),科学知识图谱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安全科学、生态安全、社区规划等 60 多个领域,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鉴于WOS收录期刊具有很高的学术质量和国际通行性,以 WOS核心库为数据源,以“标题=(Livelihood*)AND主题=(Sustainable*)”为条件,检索时段为1991—2015年,文献语言为英语,检索国际上可持续生计研究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 2016 年 01月01日。文献信息包括作者、标题、来源出版物、摘要和引用的参考文献。为了保证分析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进一步通过文献梳理及数据标准化处理,剔除与研究主题不相关的文献,合并相似字段,最终获得2316 篇可持续生计研究文献记录样本。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自带的“创建引文报告”功能得到年度分布统计分析(图 1),对所得文献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得到学科分类情况(表 1),它们形成了国际可持续生计研究领域的初步认知。

图 1 可持续生计研究文献出版数量及被引数量的时间分布 Fig.1 Time diagram of sustainable livelihood research literature and quoted literature quantity
表 1 可持续生计研究的学科分类 Table 1 Discipline of sustainable livelihood research
学科类型 Disciplines文献比例/% Proportion/%学科类型 Disciplines文献比例/% Proporti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cology19.29Forestry4.31
Environmental sciences12.58Water resources3.36
Environmental studies9.30Public administration3.01
Agriculture5.68Planning & development3.01
Ecology4.57Others34.89

图 1可知,在观察期内(1991—2015年)国际可持续生计研究的相关文献和被引文献数量稳步增长,表明可持续生计研究的热度和受重视程度不断上升,可持续生计问题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2007年的发文量不足20篇,2008年开始快速增长,2014年高达190余篇,这充分说明可持续生计研究正在蓬勃发展。从研究的学科分布来看,可持续生计研究是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交叉学科相融合的综合集成研究是目前可持续生计研究的主流,也是该研究领域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需要。目前可持续生计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与生态(Environmental science & ecology,19.29%)和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 sciences,12.58%)领域,可持续生计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是研究重点。此外,公共管理(Public administration,3.36%)和规划开发(Planning & development,3.01%)等管理领域也有研究文献,但所占比例较小。

2 可持续生计研究前沿与知识基础 2.1 可持续生计研究前沿演进过程与特征

在CiteSpace Ⅲ中,利用Kleinberg的突变检测法来确定前沿中的概念,其基本原理是统计相关领域论文的标题、摘要、关键词和文献记录的标识符中词汇频率,根据这些词的词频增长率来确定哪些是研究前沿的热点词汇[8]。运用CiteSpace Ⅲ,利用突现词算法可以得出可持续生计研究领域的突现词图谱(图 2)。

图 2 可持续生计研究中的突现词 Fig.2 Burst words of sustainable livelihood research

2000—2003年的突现词分别是动态(Dynamics)、泰国(Thailand)、非木材林产品(Non-timber forest products)和斯里兰卡(Sri Lanka)。Perry R I等探讨了西非等地区海洋生态系统的时空动态规律,并提出了促进当地渔业良性发展的优化建议[9]。许多贫困地区农民的生计严重依赖于当地的自然资源如非木材林产品(Non-timber forest products),同时也受到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影响,如Paumgarten F对南非农村地区的调查发现,当地的药用植物经常能帮助村民应付健康问题,区域的保护生态政策不应限制本地的原材料消耗,为当地居民生活增加困难[10]。Mofijur M等探讨了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的潜力以及麻疯树在马来西亚作为生物柴油来源的可行性[11]。麻疯树作为非食用油籽原料不会影响食品价格,能有效帮助解决全球贫困和可持续能源问题。斯里兰卡的红树林生态系统正越来越受到开发项目,尤其是水产养殖业的威胁,Gunawardena M等对斯里兰卡南部的Relkawa泻湖系统进行扩展成本效益分析以及估计它的总经济价值,通过红树林生态系统提供的环境服务成本核算表明,低强度但持续利用,能收获更大的长期价值[12]

2005—2006年的突现词为:热带稀树草原(Savanna)和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森林和林业在可持续生计和减贫中的作用被广泛讨论,但大部分来自于潮湿热带地区,很少考虑广泛的干燥森林和热带稀树草原,Shackletona C M等研究发现南非的干燥森林和高失业率限制了当地居民的生计选择,从而放大森林和林产品的贡献,而商业化的林业和生态旅游是脱贫的重要因素[13]。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方面,农户生计可持续性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类型与集约化水平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等均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如Kamwi J M等分析了纳米比亚北部的赞比西河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并评估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当地农村居民生计的影响[14]

近几年的突现词是食品安全(Food security)、家畜(Livestock)、社会生态系统(Social ecological system)。Burchi F等探讨食品、健康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解决长期微量营养元素缺乏的影响,食品和营养系统性结合的可持续农业可以提高膳食多样性,减少隐性饥饿[15]。而Frison E A等则从农业生物多样性来探讨粮食安全,物种和基因库的多样性会增加农业系统的生产力,多样化的农业系统面对扰动也普遍更具弹性,建立不同的农业系统以及多样化的饮食,能够提供更好的营养和健康,能促进生计的可持续性[16]。Mbaiwaa J E分析了在博茨瓦纳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的CBNRM项目——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经过长期调查及深入采访表明该地区必须放弃传统生计活动,如打猎和采集,畜牧业和种植业,通过社区自然资源管理开展旅游活动从而使这些村庄的生计得到改善,满足住房、就业、交通等基本需求[17]

时间线图谱主要侧重于勾画聚类之间的关系,同一聚类的节点按照时间顺序被排布在同一水平线上,展示该聚类的历史成果[8]。为进一步分析可持续生计研究前沿按时间演进的特征,绘制了术语共现时间线图谱(图 3),共形成10个术语聚类。该图谱最显著的特征是“南非小农经济”(聚类1)这一聚类的专业术语最多,并贯穿整个时间线。这表明小规模农业研究是可持续生计的核心问题,是学者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另外,最新出现的术语聚类是“工业应用”(聚类9),这表明家畜和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正成为新兴的研究前沿,这和前面的突现词检测得到的结论一致。

图 3 术语共现时间线图谱 Fig.3 Timeline visualization in sustainable livelihood
2.2 可持续生计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是作者对文献的高度概况也是其研究核心思想的浓缩和提炼,其圆圈的大小表示出现的频率,高频率出现的关键词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热点[3, 8]。此外,某个词汇与其他词汇的连线越多,则表示这个词汇代表的生计现象越复杂,越被不同研究方向的学者所共同关注,越具有学科交叉性。图 4显示的是可持续生计研究中高频词汇的共现图谱,表 2是出现频次前16的关键词。

图 4 关键词共现时间图谱 Fig.4 The keywords co-occurrence network
表 2 可持续生计研究中的高频词汇 Table 2 High frequency words in the knowledge domain of sustainable livelihood research
突现词 Burst Terms频次 Frequency年份 Year突现词 Burst Terms频次 Frequency年份 Year
生计Livelihood3492000非洲Africa1421996
管理Management2951995农业Agriculture1191997
保护Conservation2851993影响Impact1181995
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1662000可持续生计Sustainable livelihood1142001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1652002政策Policy1111996
贫穷Poverty1542001印度India1081998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1441996系统System1071998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1442000脆弱性Vulnerability1042008

从图中可以看出可持续生计研究随着时间的深入,其研究范围趋向精细化,向纵深发展。由于本次研究是以“Livelihood”和“Sustainable”为主题来进行检索,两者出现频次位于前列分别为349次和424次(“Sustainabili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和“Sustainable livelihood”合为一起计算)。

除了“Livelihood”和“Sustainable”这两个词以外,对出现频次在110次以上的关键词进行分类,可大体分为以下4类:

(1)生态环境类

主要包括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165次)、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144次)、农业(Agriculture,119次)。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对农林牧渔业均产生重要影响,对可持续生产以及小规模经营者生计和收入的贡献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而农业作为农户直接的收入来源,其产量和价格制约着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业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升级、土地利用方式等都是从农业角度研究可持续生计的热点。

(2)政策管理类

主要包括管理(Management,295次)、保护(Conservation,285次)、系统(System,107次)、影响(Impact,118次)和政策(Policy,111次)。各级政府的政策以及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采取的措施都会对居民生计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生态保护政策是近年来国际可持续生计研究的热点之一,全球荒漠化研究中政府采取禁牧、退耕还林等政策对当地居民的生计产生重大影响,而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居民的健康也受到影响。

(3)生计结果类

主要有贫穷(Poverty,154次)和脆弱性(Vulnerability,104次)。目前国际可持续生计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发展落后地区和生态脆弱区,相对而言这些地区往往贫困人口集中、医疗卫生条件差、生态环境退化严重且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社会政治不稳定、经济发展滞后等,当地居民的生计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扶贫项目与可持续生计研究紧密联系可以促进当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

(4)重点地区类

主要是非洲(Africa,142次)和印度(India,108次)。根据联合国2009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人类发展指数排名最低的24个国家中,其中有22个都是非洲国家(第159位至第182位)。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全非洲一年的贸易总额只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一。非洲在对外贸易、投资和人均收入等方面的发展都比其他地区缓慢。贫穷在非洲造成很严重的问题,包括低人均预期寿命(斯威士兰人均预期寿命不足33岁)、暴力、政治动荡等。印度人口数量庞大,人口可能在2020至2030年间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不过其人均收入依然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庞大的人口和贫穷人口数量使印度面对严重的贫富悬殊,贫穷仍是印度亟需解决的问题。非洲和印度等地区今后依然会是可持续生计研究的重点地区。

2.3 可持续生计研究的知识基础

中介中心性(Centrality)是测度节点在网络中重要性的一个指标[8]。CiteSpace Ⅲ中使用此指标来发现和衡量文献的重要性,并用紫色圈对该类文献进行重点标注,其中起关键作用的13个节点(Centrality>0.2,在图中以紫色圆圈突出显示)构成了可持续生计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知识基础(表 3)。在共被引文献共现图谱(图 5)中共被引频率最高的文献是Scoones I的“生计视角下的农村发展”(Livelihoods perspectives and rural development),他指出可持续生计应该包括创造工作时间,减少贫困,幸福感和能力,适应性、脆弱性和恢复力,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可持续性这五个方面[18]。他结合了生计的内涵(就业、减少贫困)和可持续,成功地解释了可持续生计的概念[19]。后来他也指出我们需要思考在新的生计视角中如何将宏观与微观进行有效的整合,因为目前一些生计框架未能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相联系,过于地方化,而且没能与环境可持续性的实际挑战相联系以及缺乏政治经济的分析。而中介中心性最高的是1992年Robert Chambers和Gordon Conway的“农村可持续生计:21世纪实用的理念”(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 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 century),文章探讨了可持续生计的概念,认为物价和税收政策可以减少对环境的依赖,并进一步研究小型耕作系统、当地经济水平等因子对人口迁徙的影响,建议为穷人提供灵活的贷款,保障土地资源的权利以及卫生服务[20]

表 3 可持续生计研究领域知识演进的关键文献 Table 3 Key literatures of knowledge evolution in sustainable livelihood domain
文献 Literatures作者 Authors发表刊物 Journals发表时间 Publish time中心性 Centrality共引频次Frequency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 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 centuryChambers RGonway GThe Extractive Industries and Society19920.667
The livelihoods approach and management of small-scale fisheriesAllison EHMarine Policy20010.4917
The determinants of rural livelihood diversifi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Ellis F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00.4911
Rural livelihood and divers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Ellis F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19990.4820
Global Desertification: Building a science for Dryland DevelopmentReynolds JFScience20070.406
Governing the commons: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Ostrom 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0.3817
A framework for vulnerability analysis in sustainability scienceTurner BLPNAS20030.328
Linking knowledge and ac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Van Kerkhoff L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20060.302
Common property institutions and sustainable governance of resourcesAgrawal AWorld Development20010.239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lessons from early experience Ashley C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19990.224
Planning the use of fish for food security in the PacificBell JDMarine Policy20090.215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ethiopia and south africa: options and constraintsBryan E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20090.214
Empirical regularities in the poverty-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of rural households: Evidence from zimbabweCavendish WWorld Development20000.2011
图 5 被引文献共现图谱 Fig.5 Document co-citation network

Allison E H的“小型渔业的生计管理方式”(The livelihoods approach and management of small-scale fisheries)[21]和Ellis F“发展中国家农村生计与多样性”(Rural livelihood and divers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及“发展中国家农户生计多样化的决定因素”(The determinants of rural livelihood diversifi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22]是承前启后的3篇关键性文章,它们的中心性都位于前列,在知识网络演化中做出了突出贡献。Reynolds J F的“全球荒漠化:构建科学的旱地开发”(Global desertification: building a science for dryland development)是较早考虑全球荒漠化对农户可持续生计影响的文章,它回顾关于旱地生态系统和当地居民生计系统运作的经验教训,引入了新的合成框架——旱地发展范例(DDP),它通过种植和一套良好的政策和管理体系的支持,剖析荒漠化和旱地发展的内在复杂性,识别和综合政策、管理、实验等因素[23]

从时间序列上看,可持续生计研究的知识网络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Ostrom E出版的名著“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Governing the commons: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作者着眼于小规模公共池塘资源问题,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共事务的制度理论[24],是较早关注生计问题的文献。另外,Bell J D的“太平洋地区用鱼类资源解决粮食安全的计划”(Planning the use of fish for food security in the Pacific)[25]和Bryan E 的“埃塞俄比亚和南非适应气候变化:选项和约束”(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Ethiopia and South Africa: options and constraints)[26]是最新的关键文献。Bell J D的论文是在Allison E H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以太平洋地区的农村家庭为对象,阐述了多元化的渔业供应量发展能够更有弹性地帮助太平洋地区的农村家庭面对自然灾害,社会和政治不稳定,以及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而Bryan E的论文重点阐述气候变化预计将对非洲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政策制定者必须通过增加信息的获得,信贷和市场支持来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并用有限的资源来应对气候变化达成农民小规模的自给自足。

3 可持续生计研究力量与社会网络 3.1 研究者及其社会网络结构

研究人员及其团队是一个研究领域蓬勃发展的基础要素,通过文献作者共现图谱(图 6)分析可以挖掘联系紧密的学者群,通过核心高产作者发文量(表 4)可以了解科研力量强大的研究者及该领域研究的核心。从图 5可以看出,共现图谱中聚类节点比较多,但大多分散而且聚类节点之间的连线也较少。这表明国际上可持续生计研究学者较多,但是他们的研究比较分散,大部分处于孤立状态,各个研究小组之间尚未显示明确的合作关系,其核心网络还没有明显形成。从表 4可知,Ranjay K. Singh来自查尔斯达尔文大学(Charles Darwin University),是可持续生计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核心学者。他的专业研究领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农业生态系统管理。John Pender来自于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环境和生产技术部门(Environment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 Division,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Marion Glaser来自于德国莱布尼茨热带海洋生态研究中心,她主要研究社会生态系统分析、参与性资源管理研究、社会层面的生态系统管理等。Lindsay C. Stringer是英国谢菲尔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教授,她主要关注生计和环境之间的联系以及政策机制和环境治理的互动关系。V. Ernesto Mendez来自于佛蒙特大学,研究领域包括农业生态学,农业食品体系,参与性行动研究,农村生计等。曹世雄是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编委、“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生态学栏目编辑和“Frontiers in Bioscience”编辑,主要从事恢复生态学、人文经济地理学、制度与发展经济学研究。

图 6 文献作者共现图谱 Fig.6 Co-authorship network
表 4 核心高产作者发文量 Table 4 High output authors
排名 Rank作者 Authors发文量/篇 Publications排名 Rank作者 Authors发文量/篇 Publications
1Ranjay K Singh114Lindsay C. Stringer6
2John Pender74V. Ernesto Mendez6
2Marion Glaser74Shixiong Cao6
3.2 研究机构及其合作关系

从研究机构合作图谱(图 7)可以看出,共有551个科研机构涉及可持续生计的研究,虽然大部分研究机构处于孤立的均质状态,但成规模的合作网络已经形成。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以昆士兰大学、南非夸祖鲁·纳塔尔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法国农业研究发展国际合作中心(CIRAD)、瓦赫宁恩大学、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等21名成员为主体的带状合作网络。其次为包括南非罗德斯大学、博茨瓦纳大学、佛罗里达大学、萨塞克斯大学、金山大学、挪威生命科学大学、国际林业研究中心(CIFOR)等21名成员的带状合作网络。以中国科学院为中心的网络是合作最为密切的网络,其成员包括泰国亚洲理工学院、兰州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苏黎世大学、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清迈大学、安达拉斯大学等。在图谱中,André Monteiro Novo教授和Jeroen Vos教授所在的荷兰瓦赫宁恩大学因为研究成果丰硕,成为图谱中最明显的节点。其中研究力量排名前十的科研机构为:瓦赫宁恩大学、中国科学院、昆士兰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博茨瓦纳大学、南非罗德斯大学、哥本哈根大学、利兹大学、牛津大学和南非金山大学。

图 7 研究机构共现图谱 Fig.7 Network of co-authors′ institutions
4 结论

文章选自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收录主题为“Sustainable livelihoods”的文献,借助WOS数据库中自带的文献数据分析功能和CiteSpace 的可视化分析功能,对国际可持续生计研究概况及发展脉络进行了统计与可视化分析,目前可持续生计研究呈现如下特点:

第一,可持续生计研究热点从理论分析转向实践应用。可持续生计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资源及管理等相关学科。从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的产出与合作来看,瓦赫宁恩大学、中国科学院、昆士兰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博茨瓦纳大学等在国际可持续生计研究领域的影响力较大,显示性的研究成果突出。虽然可持续生计领域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之间大部分处于孤立状态,研究的内容较为分散,但是已经初步形成核心网络。生计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是研究重点,交叉学科的综合集成研究将成为可持续生计研究的新热点。

第二,可持续生计研究已经形成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代表性文献及作者群体。在可持续生计知识演进的过程中,“农村可持续生计:21世纪实用的理念”等13篇论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成为可持续生计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知识基础。Scoones I、Chambers R、Conway G、Ellis F和Ostrom E等学者及其代表作品对可持续生计理论知识基础的构建及相关研究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通过关键词聚类图谱及膨胀词的时区视图,发现可持续生计研究在动态(Dynamics)、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食品安全(Food security)、家畜(Livestock)、社会生态系统(Social ecological system)、热带稀树草原(Savanna)、泰国(Thailand)、非木材林产品(Non-timber forest products)和斯里兰卡(Sri Lanka)等前沿研究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韩志新. 可持续生计视角下的失地农民创业研究.天津:天津大学,2009.
[2] 汤青.可持续生计的研究现状及未来重点趋向.地球科学进展,2015,30(7):823-833.
[3] 侯国林,黄震方,台运红,张玲,黄锦. 旅游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 2015, 35(9): 2837-2847.
[4] Ferrol-Schulte D, Woff M, Ferse S, Glaser M.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approach in tropical coastal and marine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A review. Marine Policy, 2013, 42:253-258.
[5] 苏芳,徐中民,尚海洋.可持续生计分析研究综述.地球科学进展,2009,24(1):61-69.
[6] 何仁伟,刘邵权,陈国阶,谢芳婷,杨晓佳,梁岚. 中国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及趋向.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4): 657-670.
[7] 苏永伟,陈玉萍,丁士军.失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新进展.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79-85.
[8] 陈悦,陈超美,胡志刚,王贤文. 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4.
[9] Perry R I, Sumaila U R. Marine ecosystem variability and human community responses: The example of Ghana, West Africa. Marine Policy, 2007, 31(2): 125-134.
[10] Paumgarten F, Shackleton C M. The role of non-timber forest products in household coping strategies in South Africa: The influence of household wealth and gender.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2011, 33(1):108-131.
[11] Mofijur M, Masjuki H H, Kalam M A, Hazrat MA, Liaquat A M, Shahabuddin M, Varman M. Prospects of biodiesel from Jatropha in Malaysia.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12, 16(7): 5007-5020.
[12] Gunawardena M, Rowan J S. Economic valuation of a mangrove ecosystem threatened by shrimp aquaculture in Sri Lanka.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5, 36(4): 535-550.
[13] Shackleton C M, Shackleton S E, Buiten E, Bird N. The importance of dry woodlands and forests in rural livelihoods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South Africa.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 2007, 9(5): 558-577.
[14] Kamwi J M, Chirwa P W C, Manda S O M, Graz P F, Kätsch C. Livelihoods,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in the Zambezi Region, Namibia.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2015, 37(2): 207-230.
[15] Burchi F, Fanzo J, Frison E. The role of food and nutrition system approaches in tackling hidden hung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1, 8(2): 358-373.
[16] Frison E A, Cherfas J, Hodgkin T. 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 is essential for a sustainable improvement in food and nutrition security. Sustainability, 2011, 3(1): 238-253.
[17] Mbaiwaa J E. Community base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tourism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southern africa: What works and what doesn't work.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13, 12(12): 789-806.
[18] Scoones I. Livelihoods perspectives and rural development. Th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2009, 36(1): 171-196.
[19] 李竞. 基于居民生计的生态补偿研究——以西岛珊瑚礁自然保护区为例.厦门:厦门大学,2013.
[20] Chambers R, Conway G.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 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 century.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UK), 1992.
[21] Allison E H, Ellis F. The livelihoods approach and management of small-scale fisheries. Marine Policy, 2001, 25(5): 377-388.
[22] Ellis F. Rural livelihoods and divers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3] Reynolds J F, Smith D M S, Lambin E F, Turner Ⅱ B L, Mortimore M, Batterbury S P J, Dowlatabadi H, Fernandez R L, Herrick J E, Huber-Sannwald E, Jiang H, Leemans R, Lynam T, Maestre F T, Ayzrza M, Walker B. Global desertification: building a science for dryland development. Science, 2007, 316(5826): 847-851.
[24] Ostrom E. Governing the commons: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25] Bell J D, Kronen M, Vunisea A, Nashb W J, Keeblea G, Demmkea A, Pontifexa S, Andréfouëtc S. Planning the use of fish for food security in the Pacific. Marine Policy, 2009, 33(1): 64-76.
[26] Bryan E, Deressa T T, Gbetibouo G A, Ringler C.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Ethiopia and South Africa: options and constraint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 2009, 12(4): 41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