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报  2014, Vol. 34 Issue (11): 3107-3114

文章信息

黄和平, 彭小琳, 孔凡斌, 张利国
HUANG Heping, PENG Xiaolin, KONG Fanbin, ZHANG Liguo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指数评价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economy index in the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生态学报, 2014, 34(11): 3107-3114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4, 34(11): 3107-3114
http://dx.doi.org/10.5846/stxb201306101571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3-06-10
修订日期:2013-04-2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指数评价
黄和平1 , 彭小琳2, 孔凡斌1, 张利国1    
1. 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 南昌 330032;
2.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南昌 330032
摘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衡量和评价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状态是当前研究重点和难点。在借鉴经济增长生态指数及生态效率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包括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生态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5个模块在内的生态经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并将其应用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结果表明:(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生态经济指数差异明显,其中万年县的生态经济指数最高,达到55.74,在研究区中生态经济发展状态最优;瑞昌市的生态经济指数最低,只有28.65,即生态经济发展状态最差;(2) 生态经济指数得分较高的经济较发达的县(市、区)在发展生态经济过程中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保力度,加强生态建设;其他地区应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相结合;(3) 生态经济指数得分较低的县(市、区)在发展生态经济的过程中,应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并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指数的总体得分也较低,只有38.37,处于较差水平,需从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水平入手。最后就生态经济指数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经济评价    生态经济指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economy index in the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HUANG Heping1 , PENG Xiaolin2, KONG Fanbin1, ZHANG Liguo1    
1. Institute of Poyang Lake Eco-economics,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330032, China;
2. School of Tourism and Urban Management,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330032, China
Abstract:The society and related research fields were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make great effort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level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And measuring and evaluating the status of eco-economic development always was 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in current researches.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the concept of Eco-Factor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cological Efficiency, combined with the fact of research area, the index system of Ecological Economy Index (EEI), which includes social development, economic growth, ecological building, resource us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s built up to measure and evaluate the eco-economic system's development situation. The weights of all indicators in the EEI system were acquired from the method of expert consultation. All the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assess the eco-economic development situation in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of Jiangxi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⑴ The model of EEI could intuitively apply to reflect the eco-economic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coordinate extent of the assessment units in the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which could provide some scientific guides on finding breakthrough point of evaluating eco-economic level for concerned management departments and policies making organizations. (2) There were distinct differences of Ecological Economy Index value between the counties, cities or districts. Wannian county was on the best situation with the highest EEI value (EEI=55.74), and Ruichang city was found to be on the worst eco-economic development situation with the lowest EEI value (EEI=28.65). (3) The developed counties (cities or districts) with high EEI value should improve resource use's efficiency, protect environment and strengthe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he other areas should effectively combine the speed with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process of eco-economic development. (4) The counties (cities or districts) with low EEI values should develop economic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and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s use under the same time of protecting environment. (5) The overall score of the EEI value of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was on a lower level with 38.37, enhanc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resources use level was the main measure in the future. At last, the constructing method of EEI system and some problems were discussed creatively.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economic assessment    ecological economy index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近年来,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关于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理论界的重视。生态经济评价是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特定区域的生态经济发展状况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国内目前关于生态经济评价研究运用较多的有构建指标体系对区域生态经济进行综合评价[1, 2]、基于能值分析的区域生态经济综合评价[3, 4]、基于GIS的区域生态经济评价[5, 6]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生态经济综合评价[7]。其中构建指标体系进行区域生态经济综合评价最成熟、最广泛。

生态效率是指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资源利用、工业投资、科技发展等都朝着工业附加值最大化以及资源耗费废物污染最小化这一方向前进[8]。经济增长生态指数(Eco-Factor of Economy Growth,EFEG)评价方法是指经济增长倍数与生态消耗增长倍数的比值,反映国民经济与生态消耗的相对变化趋势,是考虑资源、能源和环境因素的经济增长相对健康程度的量化指标[9]。从二者涵义中可以看出,生态效率侧重衡量发展过程中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忽视了对社会经济系统的考量;经济增长生态指数虽然考虑了经济增长与生态消耗,但没有将社会因素和生态环境保护因素纳入评价体系。本文拟借鉴经济增长生态指数及生态效率的概念,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该区域的生态经济系统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

1 研究区概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设区市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面积为5.12×104 km2,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人口占江西省5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60%。鄱阳湖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同时又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该区域还是东部和南部沿海重要经济板块的对接腹地,具有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条件,将形成中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依据数据的可获取性和研究区生态环境、经济的发展特点,将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5个区合并为南昌市辖区,将昌江区、珠山区合并为景德镇市辖区,将庐山区和浔阳区合并为九江市辖区;此外,共青城市合并到德安县。因此,本研究特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31个评价单元,即包括了南昌市、景德镇市和鹰潭市3个完整的地级市,以及九江市、新余市、抚州市、宜春市、上饶市、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

2 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方法 2.1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指数是一个统计概念,它提供了一种直接测度某一特定数量或者状态的方法,并且能够很好地用来相互比较。生态经济指数是反映特定区域各种生态经济指标的综合化与标准化指数值,本研究采用0—100之间的标准化数值来衡量生态经济指数。生态经济指标则是反映有关生态经济系统输入、输出、内部结构及整体功能经济信息的数值,是衡量、对比、分析和评价生态经济系统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也是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依据。本文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指数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包含5个模块(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生态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共计22项指标(表 1)。

表1 生态经济指数指标体系构架 Table 1 Frame of Ecological Economy Index System
目标层
Object hierarchy
准则层(权重值±标准差)
Rule hierarchy (Weight±SD.)
F检验结果
F Test results
指标层
Index hierarchy
指标类型
Index type
权重值±标准差
Weight±SD.
F检验结果
F Test results
# 生态用地包括林地、草地和水域及湿地;* 森林资源用森林蓄积量表示
生态经济指数社会发展F=18.5412就业率/%正向24.1636±8.6840F=10.9904
(19.3265±5.4190)F=2.3940入学率/%正向17.8674±8.2844F=2.3937
α=0.05人口自然增长率/%逆向15.7710±6.8732α=0.05
城市化率/%正向20.5113±8.5574
恩格尔系数/%逆向21.6869±11.8422
经济增长人均GDP/元正向18.8761±8.0168F=6.1920
(19.8483±6.5959)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正向22.8644±6.6150F=2.3937
人均教育经费支出/元正向18.1275±5.8265α=0.05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正向19.7539±6.0011
环保投入占GDP比重/%正向20.3782±6.5435
生态建设森林覆盖率/%正向25.4679±7.8222F=24.8283
(23.2108±6.6835)生态用地#覆盖率/%正向21.9157±6.8615F=2.3934
城市绿地覆盖率/%正向17.8003±5.0662α=0.05
森林资源*增长率/%正向16.6861±6.9402
人均绿地面积/m2正向18.1537±6.4173
资源利用能源利用效益/(万元/t标准煤)正向48.2464±10.9218F=4.3311
F=3.8981
(15.7627±5.2048)水资源利用效益/(元/t)正向51.7536±10.9218α=0.05
环境保护COD排放环境效率(元/t)正向21.4873±7.6109F=2.8062
(21.9737±5.8287)SO2排放环境效率/(元/t)正向20.9520±5.6331F=2.3934
工业固体废物排放环境效率/(元/t)正向18.9402±6.2224α=0.05
危险废弃物排放环境效率/(元/t)正向19.8906±7.6816
工业烟尘排放环境效率/(元/t)正向18.7300±5.6673
2.2 指标权重的赋值

权重的确定对计算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本研究运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于2012年下半年通过E-mail形式先后向全国各地相关领域的专家发放问卷800份,请求其给予生态经济指数的各项指标按照自己的判断分别赋予权重值,各级指标的权重值相加均为100。结果回收问卷87份,有效问卷84份。问卷回收率10.88%,有效率96.6%。鉴于数据获取的难度较大,少数指标在后来的处理过程中已被技术性剔除,剔除后各权重赋值的重新处理方法见公式(1)和公式(2),各权重最终处理结果见表 1

式中,Wirk表示第i个模块中被剔除指标r分摊到保留的第k个指标中的权重;Wik表示第i个模块中第k个指标原来赋予的权重值,Wir表示第i个模块中被剔除指标原来赋予的权重值,m表示第i个模块中保留的指标个数。

式中,W′ik为第i个模块中第k个指标的新权重值,k=1,2,…,mwi1+wi2+…+wim=100,84表示有效问卷数,当第i个模块中无剔除指标时,Wirk=0。

表 1可以看出,准则层中生态建设的权重值最大,为23.2108;其次为环境保护,为21.8517;以下分别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资源利用;5个指标间的权重值差异程度经F检验,可知其差异为显著(F>Fα,α=0.05);同理,指标层中每个模块各指标权重值差异程度经F检验也都达到了显著,这些结果都验证了专家咨询的必要性。另一方面,由于问卷回收率比较低,各专家分布的领域也比较广泛,可能会导致对上述指标的权重赋值比较分散,各指标权重的标准差比较高,影响了指标权重赋值的准确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引起注意。但上述结果已基本反映出一定的规律,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权重普遍大于社会经济等指标的权重,这说明在生态经济构建方面应首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方面有一定的一致性,即生态经济首先应该是注重生态和环境的经济。

2.3 指标标准化处理

一般而言,阈值法(最小-最大值法)被用来对各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

(1) 正效应指标,也称效益型指标,简单地说就是那些数值越大效益越好的指标,这些数据的标准化方法为:

(2) 负效应指标,也称成本型指标,是指那些数值越小效益越好的指标,其标准化方法为:

式中,Vij为指标标准化值,xij为第i个评价对象第j项指标的实际值,max(xij)为该项指标的最大值,min(xij)为该项指标的最小值。

2.4 生态经济指数计算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多种评价生态环境状况的综合指数的数学模式[10],通过比较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11],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综合指数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EEIjj研究单元综合而得的生态经济指数,0≤EEIj≤100,数值越大表示状况越好;Vijj研究单元准则层中第i个模块的综合得分,i=1,2,3,4,5;0≤Vji≤100;Wi为准则层中第i个模块的权重值,0≤Wi≤100,且W1+W2+W3+W4+W5=100。

公式(5)中Vij的计算方法见公式(6):

式中,wik为第i个模块中第k个指标的权重值,k=1,2,…,m wi1+wi2+…+wim=100;vik为第i个模块中第k个指标的标准化值,0≤vik≤100。

2.5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年份为2010年,来自《江西统计年鉴2011》、《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资料》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统计年鉴2010》。

3 结果与分析 3.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指数计算与评价

通过前述公式的计算,得到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评价单元2010年的生态经济指数,计算结果见表 2

表2 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指数计算结果 Table 2 Results of eco-economic index in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in 2010
县(市、区)
County (city,district)
生态经济指数 Eco-economic index
社会发展
Social development
经济增长
Economic development
生态建设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资源利用
Resources utilization
环境保护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综合值
Comprehensive value
万年县64.5432.2957.4086.7045.1655.74
鹰潭市区86.2655.9620.4540.1453.3350.51
新余市区81.3563.9643.4228.2025.9848.62
南昌市区77.1078.7429.4315.8636.4047.81
武宁县50.3032.6574.2629.6441.4747.17
浮梁县53.6131.2375.2654.5811.3545.11
景德镇市区80.9459.9241.0128.5212.5244.29
南昌县52.7740.1014.5262.5257.8144.02
乐平市61.1327.4635.6492.349.1142.08
贵溪市60.8539.7055.4431.0620.3741.86
进贤县45.5536.6817.0161.9453.5841.50
九江市区65.1964.5341.6815.3516.0641.01
星子县47.5039.8637.5639.2740.3840.82
新建县54.8739.6217.0360.6935.7339.80
樟树市56.8440.5832.3229.7433.9738.65
高安市57.2446.8237.727.8836.1638.25
彭泽县48.2831.9749.0827.4022.7636.36
安义县63.0040.7933.4538.918.6136.05
余江县31.9122.6934.3750.4942.5635.91
都昌县35.5326.6639.7732.6934.9434.18
九江县56.1234.9725.9433.4122.7834.05
抚州市区56.2435.8344.1817.8613.5734.02
新干县51.7736.3551.114.379.5733.44
德安县55.4326.7450.0322.268.3432.96
东乡县52.7531.5951.1722.983.6932.77
湖口县60.8734.3628.840.0029.3631.69
余干县61.4214.5135.2145.067.0131.56
永修县44.8351.0629.4215.0614.9131.26
丰城市61.0037.1929.4218.0310.9831.24
鄱阳县61.0214.8639.7730.0811.1631.15
瑞昌市49.1127.1247.825.548.2428.65
平均值
Average value
57.59 38.61 39.35 34.15 25.09 38.79

表 2中31个评价单元从上到下生态经济指数从大到小的排序结果可知,万年县的生态经济指数最高,为55.74,表明万年县的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程度相对最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瑞昌市的生态经济指数最低,仅为28.65,说明目前瑞昌市的生态经济系统状况欠佳,即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弱。从总体情况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平均生态经济指数综合值比较低,为38.79,说明该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态势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在5个模块中,社会发展指数最高,达57.59,其次为生态建设,为39.35,接下来是经济增长,环境保护指数最低,只有25.09,这些情况说明该区域以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为优势,另一方面由于环保意识的薄弱和资源利用的粗放,导致该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总体水平不高。

为了方便国家及江西省统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发展问题,笔者试图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行政单元生态经济指数的计算结果之上,通过空间差异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揭示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系统状态的空间差异。

在软件ArcGIS10.0的操作平台上,运用自然分界法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指数分为4类,即将生态经济系统状态划协调发展程度由高到低划分为4个等级:优等级[47.17,55.74]、良等级[38.65,45.11]、中等级[33.44,38.25]和差等级[28.65,32.96](图 1)。ArcGIS中这种分类方法是利用统计学的Jenk最优化法得出的分界点,能够使各级的内部方差之和最小,这样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本文所指的“优等级、良等级、中等级和差等级”是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系统状态之间的相对称谓,这样有利于区域内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状态的对比。

图 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系统状态等级分布 Fig. 1 Distribution of eco-economic system status in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图 1可知,生态经济系统状态属于优等级的包括万年县、鹰潭市区、新余市区、南昌市区和武宁县共计5个县(市、区);生态经济系统状态属于良等级的包括浮梁县、景德镇市区、南昌县、乐平市、贵溪市、进贤县、九江市区、星子县、新建县和樟树市共计10个县(市、区);生态经济系统状态属于中等级的包括高安市、彭泽县、安义县、余江县、都昌县、九江县、抚州市区和新干县共计8个县(市、区);生态经济系统状态属于差等级的包括德安县、东乡县、丰城市、湖口县、鄱阳县、瑞昌市、永修县和余干县共计8个县(市、区)。

3.2 各等级生态经济指数内部构成对比分析

生态经济指数的5个组成部分,即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生态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解释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评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程度。因此,分析该五个组成部分可得出各评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程度不同的原因,为区域发展生态经济提供科学依据。

3.2.1 优等级地区生态经济指数对比

尽管南昌市区、新余市区和鹰潭市区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方面的得分高,但其他方面的得分较低,尤其是南昌市区的资源利用(占其生态经济指数综合值的5.27%,下同)、新余市区的环境保护(11.82%)和鹰潭市区的生态建设(9.43%)得分低,整体上拉低了该地区的生态经济指数得分。

万年县和武宁县的经济增长得分均低,对生态经济指数增长的贡献度分别为11.60%和13.87%,此外,武宁县的资源利用效率也不高,但两县在其他方面如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得分较高,这使得它们的生态经济指数总体水平较高。

3.2.2 良等级地区生态经济指数对比

浮梁县在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表现为环境保护力度不够,环境保护得分只占其生态经济指数综合值的5.57%;此外,经济增长得分也不够高(13.88%)。可见,浮梁县在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是要大力发展经济,二是要加大环保力度。这样的问题同样在乐平市的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

景德镇市区、九江市区、贵溪市和樟树市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环境保护力度不够,在生态建设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南昌县、进贤县和新建县的生态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生态建设得分偏低,远不如生态经济指数其他组成部分的得分。这3个县生态建设得分占各自生态经济指数综合值的7.69%、9.55%和9.97%。

星子县生态经济指数各组成部分的得分相对平均,因此,星子县在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在提高环境保护水平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社会发展水平,注重生态建设。

3.2.3 中等级地区生态经济指数对比

高安市资源利用得分低(仅占其生态经济指数综合值的3.27%,下同),导致了其生态经济指数不高,为38.26。同样安义县偏低的环境保护得分(5.28%)拉低了其生态经济指数得分(36.04)。余江县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得分滞后于生态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使得其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程度低。与此相对应的还有九江县,其生态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落后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抚州市区和新干县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和生态建设,两地区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得分占各自生态经济指数的8.35%、8.83%和6.84%、6.34%。都昌县生态经济指数的各个组成部分得分都相对平均,并且都不高。

3.2.4 差等级地区生态经济指数对比

除个别县(市、区),生态经济系统状态属于差等级的地区,经济增长、生态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得分都低。这表明,这些地区发展生态经济任重而道远。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1) 本文借鉴经济增长生态指数(EFEG)及生态效率的概念,提出了由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生态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五个功能模块有机构成的生态经济指数,用来衡量和评价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状况,效果较好,比较直观地反映了评价单元的生态经济发展状态和各方面协调程度,能为相关管理部门和决策机构在寻求提高生态经济水平的切入点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2) 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级行政单位生态经济指数差异明显,其中万年县的生态经济指数最高(55.74),表明万年县的生态经济系统状况相对最优,即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较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瑞昌市的生态经济指数最低(28.65),说明瑞昌市的生态经济系统状况欠佳,即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程度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3) 生态经济指数得分较高,即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较高经济较发达的县(市、区)在发展生态经济过程中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保力度和加强生态建设;生态经济指数得分较高的欠发达地区应将保障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相结合。

(4) 生态经济指数得分较低,即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较低经济欠发达的县(市、区)在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注重生态建设。

(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指数的总体得分也不高,只有38.37,处于较差水平,主要改进措施得从在加强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水平等方面入手。

4.2 讨论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且不断变化的有机整体,评价某一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状态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构建的包括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生态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在内的生态经济指数,经过了环境经济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论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在咨询过程中有专家提议加入土地资源利用、生物资源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指标,以及包括指标体系设计之初的水土流失率、人文发展指数、基尼系数等,这些指标最终因为非易统计性等原因而没有列入。这说明本文构建的生态经济指数指标体系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将在以后的研究中尝试将评价单元划分为县、市区两个等级。县一级由于经济发展相对市区一级较弱,在权重处理时加大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模块的权重,反之,市区一级则弱化社会经济而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以平衡评价单元内部差异性对生态经济指数综合值的影响。因此,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生态经济指数指标体系,构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评价体系将是以后继续研究的重点方向。同时,利用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权重值,尽管对一些指标进行了一定的整合处理,依然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将在后续的研究中尝试将主观权重赋值方法与客观权重赋值方法(如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以提高信息处理和计算结果的精确性。

本文对生态经济指数计算结果进行评价分析,从5个模块的得分分析综合值高低的原因,优势是简明扼要,劣势是导致提出的对策建议比较笼统。将在以后研究中进一步挖掘更深层次的原因,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Zhang G X, Yang Z F. Evaluation on the ecologi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evel of Guangzhou City.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3, 23(10): 2101-2114.
[2] Zheng Z C, Kong X D. Eco-economic evaluation of three counties of Ya'an City. Science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8, 6 (1): 75-78.
[3] Lu H F, Chen L, Lin Y B. Emergy based ecological economic dynamics of Shunde agriculture system.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05, 21(12): 20-24.
[4] Lv C M. Emergy analysi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sessment of regional water ecological-economies system, Systems Engineering-Theory & Practice, 2010, (7): 1293-1298.
[5] Li C. Assessment of regionalagro-ecosystem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economy based on the GIS and models.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8.
[6] Lu C Y, Chen X P, Xue B. Synthetic assessment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Qingya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eta Index.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2, 31(1): 62-68.
[7] Yang D J, Qian X, Qian Y, Zhang Y C. Application of 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n evalu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conomy.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30(12): 91-94.
[8] Yang B. Research on regional eco-efficiency of China from 2000 to 2006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DEA. Economic Geography, 2009, 29(7): 1197-1202.
[9] Yu Y D, Hu S Y, Chen D J, Shen J Z, Jin Y. Eco-factor for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during 1982-2006.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0, (6): 881-886.
[10] Feng L H. On the possible falsity of present comprehensive indices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993, 6(5): 41-46.
[11] Sun J C. The compare to review and applicability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comprehensive index method. China Public Health, 1996, 12(7): 318-319.
[1] 张贵祥, 杨志峰. 广州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对比评价. 生态学报, 2003, 23(10): 2101-2114.
[2] 郑子成, 孔祥东. 雅安市三县区的生态经济评价.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6 (1): 75-78.
[3] 陆宏芳, 陈烈, 林永标等. 基于能值的顺德市农业系统生态经济动态.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21(12): 20-24.
[4] 吕翠美. 区域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能值分析方法.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0, (7): 1293-1298.
[5] 李超. 基于GIS与模型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评价[D]. 南京农业大学, 2008.
[6] 鹿晨昱, 马忠, 张子龙等. 基于元指标理论的庆阳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生态科学, 2012, 31(1): 62-68.
[7] 杨道军, 钱新, 钱瑜, 等. 核主成分分析法在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应用.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 30(12): 91-94.
[8] 杨斌. 2000—2006年中国区域生态效率研究——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 经济地理, 2009, 29(7): 1197-1202.
[9] 余亚东, 胡山鹰, 陈定江等. 中国1982—2006年间的经济增长生态指数.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6): 881-886.
[10] 冯利华. 论现有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可能虚假性. 环境科学研究, 1993, 6(5): 41-46.
[11] 孙江城. 常用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法的评述和适用性比较. 中国公共卫生, 1996, 12(7): 318-319.